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时间:2013-04-22 12:11:02 来源: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生物)
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于1992年8月建区成立,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产业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
园区已经形成六大主导产业—生物制药生物开发产业、电力电气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制药生物资源开发产业集群、电力电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个特色园中园—生物制药园、伊利工业园、呼和浩特软件园。其中,生物制药园作为工业园区产业核心组成部分。
园区现有生物资源开发上下游产品企业10家、骨干企业6家,形成以玉米深加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成品药为主的生物产业集群、生物科技型企业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2009—2011年,生物制药生物开发产业产值增速分别为:11.7%、4.9%、24.3%。2011年,生物制药生物开发产业总产值达到149.4亿元,占开发区经济总量的57%;进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是2010年的9倍。生物制药生物开发产业涵盖中蒙药、益生菌及益生菌功能乳制品、盐藻综合开发、生物医药、生物发酵等领域,形成了门类、品种、规格比较齐全,生产、流通、科研、服务较为配套的特色产业体系。
二、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
园区建有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及基因库。由园区普泽生物制品公司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的益生菌Lb. Zhang(干酪乳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图谱绘制于2008年5月18日全部结束,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完成的乳酸菌基因全序列测定。
园区兰太药业开发生产的天然胡萝卜素和藻粉,是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曾得到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援助、“年产20吨盐生杜氏藻粉”属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伊利实业集团益生菌功能性乳制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具有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园区内通过ISO9000、ISO1000等质量、环保体系认证的企业19家、行业龙头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机构)2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机构)5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机构)6家,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件、参与国家制定标准10余件。荣获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16项,国家授权专利695项。园区企业拥有国家名牌3项、自治区名牌产品5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重占GDP总额的3%以上,2009年—2011年园区特色产业出口额、研发投入额均占园区出口总额、研发投入总额的90%以上。2011年,研发投入8.9亿元,占园区研发总投入的96%;专利授权数量35项,占园区总专利授权数量的74%。
三、示范带动能力及龙头企业发展
2012年,园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7家,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1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13家,拥有阜丰生物科技、齐鲁制药、伊利实业集团等众多骨干企业。2011年园区特色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2%,出口占全区出口比重为94.7%。金川工业园区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生物制品谷氨酸、黄原胶和阿维菌素生产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单体谷氨酸生产基地、年产黄原胶4.5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0%,是世界最大的黄原胶生产企业。
园区的中蒙药产业也呈蓬勃发展趋势,已形成了重点企业、重点研发中心的 “产、学、研”体系,蒙医药活性物质筛选和植物提取的研究、蒙医药材炮制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及超临界萃取包裹技术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益生菌及益生菌制剂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已形成了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生物制药、生物发酵产业的特色优势产品出口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实施医药级黄原胶、苏氨酸、功能糖品、药用葡萄糖的出口工作,占领国外终端市场。生物产业养殖生产基地也独具特色。
四、国际化发展及自主品牌建设
园区特色产业进出口额总计1.8亿美元,占园区进出口总额的94.7%,同比增长800%。主要产品复混肥、黄原胶等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北京奥运会唯一乳制品供应商—伊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