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光伏产业基地

时间:2013-04-22 11:02:59        来源: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新能源)
辽宁省锦州光伏产业基地

    自2006年起,锦州市就明确提出了打造“千亿光伏”的目标,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锦州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锦州地方政府还在开发区以及龙栖湾新区成立了光伏产业园。

一、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产业化基地共有企业59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占地面积共计16.9平方公里,已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工程设计与安装及配套设备、石英玻璃及制品等较完整,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链。
    2007年,锦州光伏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锦州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产业基地单晶硅年生产能力4000吨,单晶硅片1.6亿片;光纤及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等石英玻璃及制品生产能力1000吨,工业硅17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能力4000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250MW(兆瓦);2010年,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00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基地内龙头企业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联合上海晶技公司于2008年3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于2009年12月11日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发行台湾存托凭证。截至目前,阳光能源集团公司拥有年产单晶硅锭6000吨,多晶硅锭130吨,硅片20000万片,电池片300兆瓦,电池组件200兆瓦的产能。企业的龙头产品为单晶硅和硅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0%。

二、基地自主创新情况
    锦州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明显的部分重点骨干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等9家单位在全省率先发起组建了“锦州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0年12月,辽宁省科技厅正式批准锦州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辽宁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首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
    目前,基地共投入建设研发经费一亿元以上,先后承担省以上重点项目16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3项;获得专利授权6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
基地内生产企业所用技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三、基地国际化发展情况
    2011年,基地特色产业出口总额达到了4亿美元。只基地龙头企业锦州阳光能源集团一家销售就达到了54亿元,出口3亿美元,全部为特色产品出口创汇。
基地致力于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经过努力,已经成功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建立营销办事处,在香港、台湾等地区长期派驻销售代表。下一步的目标是在境外寻找合作伙伴,设立生产工厂。计划在2017年以前设立5座境外工厂。

四、基地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建设情况
    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工业硅到太阳能原料多晶硅、单晶硅锭、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工程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同时为光伏行业配套的上下游产品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例如为单晶硅生产配套的石英坩埚、石墨加工、机械加工;为硅片生产配套的砂浆回收;为电池组件配套的铝边框;为发电工程配套的光伏发电逆变器等都具备了生产规模。
    目前特色产业聚集的企业已经达到了59家,总产值达到了150亿元。位列全国前五。

五、基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
    目前,锦州地区已经把光伏产业定位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提出了打造“千亿光伏”的宏伟目标。2011年基地实现产值150亿元,占地区总产值15%左右,其中特色产品出口占锦州出口比重10%左右。
    基地的建设成功地带动了周边市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朝阳市的光伏发电站建设;营口、大连的配套设备生产;阜新地区的太阳能路灯建设等。
此外由于近年来基地的不断发展,有力拉动了锦州地区就业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基地开始建设起到目前为止,基地内企业增加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人。基地的发展对当地的行业人才培养也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锦州高校看准了当地光伏行业的人才需求,已经有两所高校成立了新能源分院,并设立了光伏专业。

 

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