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
时间:2013-04-18 15:03:55 来源: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节能环保)
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是中国环保产业的发祥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步早、速度快,环保产品专利多,市场份额大,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产业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
(一) 产业区域布局清晰
宜兴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了三大功能区:以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为主体的研发核心区,主要发展以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检测、会展交流、人才培训为核心的环保高端产业链。
以高塍环保产业园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区,主要发展水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七大装备制造功能分区。
以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为主体的交易物流区,主要发展信息交流、企业融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采购加工服务等功能性平台。
(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宜兴拥有节能环保企业1500余家,2011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77.6亿元,是全国环保企业最密集的地区。
(三)产业体系门类齐全
目前,宜兴已形成了以环保工程承包为龙头,以环保设备制造为重点,以原辅材料及零配件交易为支持的较为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链。节能环保产品涉及水、声、气、固、仪及配套产品等六大类、200 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宜兴节能环保企业所承接的水处理工程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左右,在国家环保部推荐名录中,宜兴市水处理产品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60%。
二、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宜兴已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江苏(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等50多家产学研机构和86所民办科研院所。这些机构瞄准国际国内顶尖的环保技术,为宜兴环保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撑。
为了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宜兴市政府与企业联动加大研发投入,2011年该产业的研发投入占区域研发总投入的25%以上。2007年以来,全市节能环保企业中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3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2011年申请专利558件,获得授权专利28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53件,获得发明专利25件。
宜兴市与南师大合作,率先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成立了“知识产权咨询、保护、服务中心”,同时,成立了“宜兴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保护环科园巡回法庭”,满足本地区环保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际需求。
三、示范带动能力及龙头企业发展
宜兴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涌现了金山环保、江苏鹏鹞、江苏一环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骨干型企业群。在全国环保百强企业中,宜兴环保企业就占有24个,中国污水处理制造企业10强中宜兴市企业就占到6席。2011年,全市超亿元环保企业27家,上市环保企业已达5家。
目前,全市具备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40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家,二级资质企业41家;具备环境污染治理运营资质的企业27家,其中甲级资质16家;具备环保工程设计资质企业8家,其中甲级资质2家。金山、鹏鹞等5家企业已具备环保工程总承包能力。同时,宜兴始终把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放在突出位置。江苏五洲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以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为主线,致力打造具有良好自我发展机制和核心竞争力的环保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对全省外贸公共平台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四、国际化发展及自主品牌建设
近年来,宜兴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环保产业,同时,将一批有竞争力的环保技术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一)“引进来”规模大
至2011年底共创办合资、独资环保企业47家,德国琥珀、日本日立、芬兰诺庞等一批国际顶尖知名环保企业在宜兴设立公司,有100多家知名环保企业在宜兴设立了办事处与代理机构。
(二)“走出去”步伐快
至2011年底,该市有鹏鹞、泛亚等5家环保企业在境外上市,7家环保企业赴海外设立生产企业和分公司,凌志环保在孟加拉国总承包了总投资达6436万美元的污水处理项目,其中带动实物投资达2500万美元。
(三)产品出口潜力强
目前,许多新兴体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而这些国家环保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性价比高的中国环保技术与产品在海外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金山环保“JCOC”牌和一环集团“一环”牌系列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的有4个,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的有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