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时间:2012-11-30 18:36:30        来源: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海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上海市已建成完善的医药工业制造体系,涉及化学原料、制剂、中药、生物生化制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和营养保健品等一系列行业。
一、产业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18%左右的增长速度。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约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产销率为96.8%,完成新产品产值54.8亿元。出口交货值57.4亿元,产品出口率为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
  截至2006年底,上海共有生物医药企业346户,从业人员年平均7.24万人,资产总额388.61亿元。在本地企业扩张的同时,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中的13家跨国制药企业中,有10家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7家在上海设立了生产基地,为培育和发展上海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优势构造了一个国际化互动平台。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孵化科技型企业方面也卓有成效,先后成功扶持了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迪塞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中信国建药业有限公司和绿谷集团等一批企业群体。
二、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张江高新区新药临床研究、生产申请和批准数量稳步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2002到2006年,已累计有48项一类新药获得临床批文或新药证书,其数量为“八五”和“九五”总和的6倍多。目前,有近10个自主创新药物已经或准备在国外开展临床研究。例如,泽生生物的治疗心衰的一类新药“重组人纽兰格林”,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制的治疗老年痴呆的创新药物“希普林”,杏灵药业的杏灵颗粒、和黄医药的中药“HMPL-002、004”,已经分别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研究。随着这些药物的批准上市,将会形成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并带动上海生物医药外贸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006年,张江高新区拥有医药产业专利授权773项。截止2006年底,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拥有80位两院院士,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人才队伍已达7万人,其中,有3000多位生物医药领域的博士研究人员,形成了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
三、示范带动能力及龙头企业发展
  上海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源地,是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最强的地区之一。目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科研创新服务的平台体系已在园内建成。上海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出口销售等较为完整的研发链和产业链。张江作为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集聚区和科研集聚区,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知名的品牌效应、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支持系统。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发展为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口附加值的提高和出口规模效应形成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龙头企业建设方面,以药明康德、开拓者、瑞星基因为代表的几十家医药研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承接新药开发业务,成长迅速,其业务范围几乎涉及新药开发的每一个环节。目前,上海有关部门已联手在张江建立上海市生物医药外包基地,这标志着上海已经开始有组织地跻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
四、国际化发展及自主品牌建设
  “十五”以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优先支持创新药物开展国际临床研究,鼓励企业通过收购或直接投资等形式建立海外生产据点;加快企业符合FDA的CGMP改造,参与承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举措,努力培育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外贸出口的结构不断优化。“十五”以来,上海医药产业外贸出口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上海医药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7.4亿元,同比增长18%,列全国第二位,外贸出口1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品牌建设方面,目前上海医药行业共拥有名优产品88个,获上海名牌的生物医药产品76个。2006年,包括上药集团的激素原料药、科华生物的艾滋病诊断试剂、迪塞诺的抗艾滋病药物和微创医疗的球囊导管在国际市场销售情况看好,2006年,全市生物医药出口约10.7亿美元,出口产品已从大宗原料药、低端产品和一次性医疗器械为主,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五、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支持
(一)发展规划
  以培育和推进上海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出口品牌为主线,与跨国医药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同台竞争和呼应,积极利用跨国企业的溢出和示范效应,形成生物医药科研和生产部门交叉包容,兼收并蓄的国际化平台,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逐步融入国际产业链和研发链并培育其竞争力;坚持“产品出口、外包服务和技术贸易并重”的原则,辐射带动上海和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
  多层次开拓生物医药国际市场。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直接或通过与国外企业、机构合作,开展国际注册和临床研究,促进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高端原料药和制剂的国际注册,推动非专利药物以药品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此外,还要加快生产企业的CGMP改造,积极承接国际医药行业的生产转移。
  多渠道拓展生物医药的研发外包和研发服务外包,既要做大目前的化合物合成服务,更要发挥上海生物医药的研发和临床优势,进军高端的生物学和临床药物评价外包服务,并通过研发外包和服务来带动上海生物医药研发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事业的发展。
  多途径促进生物医药技术贸易发展。建立生物医药国际合作网络,发挥上海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的技术、人才和成果优势,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技术转让与联合开发,带动上海生物医药研发水平的提高。
  多方位打造促进生物医药国际化的环境。制定和落实生物医药国际化的政策、资金和推进机构,通过项目、人才和基地一体化,共同推进上海生物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瞄准全球生物医药巨大市场,选择上海生物医药科技领域中优势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推动开展国际临床研究、产品注册、外包服务和技术贸易,带动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力争(1)三年后,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元;(2)打造3-5家生物医药产品出口超10亿元的出口龙头企业;(3)培育15-20个出口额超过1亿元的拳头产品;(4)推动2-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5)吸引、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生物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使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基地的典范。#p#分页标题#e##p#分页标题#e#
(二)现有配套政策
  历年来上海市各级政府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目前,最主要的政策措施是《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于加速科技进步若干意见》的有关财税规定(其中,包括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1、经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和税务机关认定的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的新产品,对该产品上缴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审定给与列收列支,其中80%返还新产品生产单位,20%用作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具体可按上海市科委、财政局、市税务局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办理。2、经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机关认定的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
  张江所在地方政府——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建立了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基金每年发布新药开发资金资助方案和目录,对重大生物医药科研设备的提供单位每年资助20万元,对使用设备单位资助30%的设备使用费用;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2007年资助14项生物医药创新,等等。

 

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