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

时间:2012-11-14 13:01:25        来源: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
青岛市崂山区


  2007年,崂山区被商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类),成为全国第二批、青岛市首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近年来,崂山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在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产业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崂山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以家电电子、通讯设备、电线电缆、精密仪器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方向,并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比较优势。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258.4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9%;销售收入320.3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6.6%;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25.5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7%,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崂山区第一大支柱产业。
    二、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
    崂山区科研开发资源优势明显,引进建设了“国字号”科研院所6家,设立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通信产业园,成功创建山东省唯一的知识产权示范区和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信息通信及云计算与服务、生物制造、半导体照明及光电材料孵化器建设,全区16个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500家,孵化成果率达20%,其中中小企业占30%。推动具有超前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建设,国家“千人计划”达到7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达到17人,占全市总数的26.6%。
2012年,崂山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2家,位居全市第一;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市级创新型企业23家,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梯队化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6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42. 9%;万人专利拥有量、服务外包合同金额继续保持山东省首位;共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分站5家,专家工作站14家,国家级中心数量达到4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三、示范带动能力及龙头企业发展
  崂山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尔、朗讯、汉缆为龙头,以海克斯康等一批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12年,海尔成功并购三洋白电和新西兰高端厨电品牌斐雪派克,以美国、欧洲、日本、澳洲、中国五大研发中心为平台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球家电产业的引领者。
    青岛朗讯是朗讯全球六大系统集成中心之一,青岛朗讯全球设计中心是朗讯15个直属全球设计中心之一。
    汉缆股份的高压及超高压电缆制造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在全国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综合效益排名中位居前列。
    海克斯康是中国目前技术最先进、实力最强的三坐标测量机制造企业,是 Hexagon 计量产业集团的核心成员和九大测量机制造基地之一。
    崂山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家电生产基地、通讯设备生产基地、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新一代通讯技术研发基地。
    四、国际化发展及自主品牌建设
    2012年,实现进出口5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33.5%,同比增长10.2%。机电产品出口17.7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2.8%和9.9%。
    2012年,崂山区新认定海尔的“卡萨帝”和“Casarte”、海克斯康的“海克斯康”、特锐德的“TGOOD”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占此次全市认定数量的31.25%,创造了全市一次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数量的新纪录。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著名商标33个、市著名商标32个,包括海尔、地恩地、三链、艾诺、文武港等230多家企业的商标取得国际注册,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山东省重点出口品牌,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三链锁业成功收购美国“箭”牌,福客来、中力恒、天鹅针织等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商标注册,通过推广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带动企业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五、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支持
    (一)发展规划
    至2015年,崂山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特色产业(电子信息)规模发展壮大,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园区载体功能更加凸显,将崂山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1、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壮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到2015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510亿元,年均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557亿元,年均增长11%,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0亿美元,年均增长5%,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60%。
    2、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72%。强化定向招商,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型中介服务机构50家以上。
    3、国际竞争力提高。重点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发挥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额超过30%,显著提升我区重点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园区载体功能凸显。提高通信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管理和建设水平,强化创新功能,提高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支持重点园区深入挖潜,优化结构,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入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将通信产业园打造成以软件和通信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5年后园区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完成新能源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进15家以上企业及科研机构,实现年产值50亿元,培育1-2家上市公司。
    5、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以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基地内公共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认证服务、人员培训、国际孵化器和试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到2015年,培育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10个以上。完善道路、水、电、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二)发展重点产业
    按照“着眼长远、突出特色、差异竞争、突破高端”的思路,紧紧围绕搭建高端载体、整合高端资源、发展高端产业这个重点,崂山区将全力推进辐射全省的资本高地、国际研发设计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三大战略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层级、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立足区域产业基础、特色和比较优势,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崂山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将大力发展家电电子、通信设备、线缆设备、仪器仪表、光电、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着力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促进区域特色、重点、新兴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三)配套政策
    1、《青岛市外商投资研发机构扶持办法》(青外经贸计财字[2008]151号)
    2、青岛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0]5号)
    3、青岛市《关于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意见》(青政办发[2007]7号)
    4、《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青政办发[2008]28号)
    5、《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的办法》(青发〔2008〕19号)
    6、《青岛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青科字〔2008〕10号)
    7、崂山区《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崂发〔2012〕10号)
    8、《崂山区知识产权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崂科发〔2009〕21号)
    9、《崂山区科技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崂科发〔2009〕20号)

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