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环保有助开拓业务新天地
时间:2009-12-18 00:00:00 来源:香港贸发局
内地近万家港资工厂面对着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工资上扬、环保条例等不同因素困扰,一场金融海啸更令他们雪上加霜,当前经营可谓寸步难行。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业界不得不重新部署经营策略,否则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更遑论利用环保浪潮开创新天地。
多位厂家早前出席「再创骄阳」专题研讨会,以「重环保.创品牌.开拓新天地」为题,分享他们在面对重重困阻下,如何将环保难题转化为商机的实战经验。
亿和控股主要从事五金精密冲压制造。该公司主席张杰指出,五金零件不时沾有油污,过去会用三氯乙烯清洗,但为了长远投资计,他们从日本进口纯水清洗机器,由于每台机器价值过百万元,若不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便会很容易损耗,对公司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近年,他们也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业务,为要配合精密无污染的要求,他们很快投入环保生产,大量添置精密机械和打造环保生产车间。
一般人对环保的印象,都与花大量金钱划上等号。筹建环保生产线(包括机械及配套设施)确实需要花上一笔金钱,但如果在内地环保政策未出台前已早作投资,厂家现时便会发觉,过往的投资可能已经回本。从事金属加工制品的日升实业集团的经验,最能说明这一事实。
该集团董事余立明指出,开厂时已投资购置环保设备,当时内地还没有环保要求,但觉得这是迟早要做的事,故决定先行部署。到了2000年筹建第二厂时,他们更重点投资污水排放系统,把雨水和污水渠分开建造。他坦言,成本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更不想看见自己品牌因没有投资环保而落后于人。事实上,五金污染主要来自电镀废水部分,为长远解决这问题,他们引进真空涂层技术,大大减低污染,效果也相当显着。
除五金业外,家电制造也给人耗电不环保的感觉。家电厂商德国宝(香港)董事长陈国民指出,他们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在研究阶段即把环保元素考虑进去,如怎样做到节能省电、环保而又健康?他以旗下一款光波电炉为例,在设计时已提出在室内应用时,如何做到无油烟、无污染,为此他们围绕节能及健康煮食来设计新功能。
最近,德国宝在顺德成立亚太区综合总部,整个经营愿景也以环保为先。据他透露,总部会重点制造再生板材,因为天然资源会不断减少,尤其是树木,在考虑到日后原料供应及环保问题,遂决定开设新的生产线,制造塑胶板材。工艺上这不一定要用全新塑料,现有技术已可做到3成旧塑料加7成木槺,即可压成各式各样的板材,由于特性可防水、防白蚁,故适用于户外环境,突破了传统木材的限制,扩大了新板材的使用空间,而且全年均可投产。
对于环保与品牌的关系,亚洲品牌管理中心总监陆定光博士指出,调查发现,零售商重视环保,对其品牌有「加分」作用,原因是客户对重视环保的品牌产生好感。他解释,很多成功的品牌,都会在环保上作出承诺,此举为品牌带来附加值;事实上,企业转用环保物料生产,也可提升用家对公司的印象。正因环保有助提升品牌形象,他认为企业值得在这方面投资。
陆定光又指出,现时客户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若企业不做好环保工作,小则可能会丢失订单,重则企业需回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货品,并要支付庞大赔偿金,这损失有可能会拖垮企业。